您当前的位置:  临安史志网—>民俗风情
 
 
 
第二章 礼仪习俗
发布时间:2020-05-25

第一节 婚嫁

旧时男女婚事大多由父母包办。婚姻讲求门当户对,同姓禁婚,姑表不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《婚姻法》颁布后,男女青年婚姻可自主。

媒人

旧时以说合婚姻为业的人,多为中老年妇女,俗称“媒婆”。媒人常留意各乡村未婚男女信息,在男女双方托媒时游说撮合,成婚时男女双方要谢媒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一般为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战友等互相介绍男女双方相识成婚。80年代后,有婚姻介绍所,集体相亲、网上交友等婚介机构和形式出现,为未婚男女或再婚寻偶撮合。

订婚

旧时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,先应“合肖",如果生肖不合“犯冲”,则不能成亲。男女相差六岁称“大六冲”,忌婚配。龙与虎、蛇与鼠、鸡与犬、羊与鼠等都因生肖相斗不和而忌通婚。如生肖相合,即须互相送帖,进行“缠红”,就是订婚。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,结婚之日则由男方择定。男方择日称“发盘”,发盘有头盘、二盘、三盘之分。男方向女方送择定婚日的帖子时为“头盘”,须随送荔枝、桂圆、核桃、红枣、莲子和头盘彩礼。头盘送达后,即向女方“问庚”,即请问女方生日时辰。男方回家请星相家挑八字,拣吉日。此后,男方请先生择定“安床”和“合卺”时辰,并发出第二盘,主要送彩礼,用于女方置办嫁妆,也有将“头盘”“二盘”一起送达简化程序的。现今一般称“送喜帖”:即男方向女方告知完婚通知书,用毛笔写在红纸上,用红信封装好,由媒人或男方父亲或叔伯等辈送达女方,女方接帖后,开出礼单(逐条写出钱和物品,包括烟、酒、糖、肉、面、炮仗等数量),由男方来者带回。男方送给女方的“喜帖”一般写法为:红纸大信封上写“吉期预报”四字。内文四角写“百年好合”四字,也有书“全福”“正肃”四字的。中间正文为“谨诹于公历某年某月某日,农历某年某月某日(时间并列),小儿某某某(姓名)与令嫒某某某(姓名)合卺吉期,敬告亲翁某(姓)府某某(名)贤夫妇,敬求台允,姻弟某某某携妻顿首诚拜。”下具发帖年月日。结婚前夕,男家须送第三盘彩礼,用于女方置办喜酒。昌化地区称“挑四喜箩担”,又称“挑青布袋”。旧时,男方装4斤糖、4斤红枣、4斤索面,4斤猪肉、1个红包等,用谷箩装入麻布青袋,用红扁担挑往女方。女方将青袋里的物品留下部分作为回头礼。现一般都折合人民币一起送达,由女方安排。花轿临门迎娶时,男家还须赠烟、糖和“开门包”“上轿包”“肚痛包”“厨师包”等红包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男女自主婚姻,相冲之说已淡,彩礼之风尚存。80年代至21世纪初,男女订婚结婚更趋简化,青年男女以独生子女为多,往往不需彩礼,甚至由女家置房买车。

结婚

旧时在结婚前一日,男女新人均须祀神祭祖,祀神礼仪与过年祝福相似,祭祖仪式与平时相同。旧时女子出嫁乘花轿。花轿锡制饰物,周置灯彩、锦绣图案,富丽美观,花轿多向轿店租用。男家发轿时,新郎身穿吉服至门口向花轿作三大排,以示“送轿”。较富人家轿前有对锣、铳手、吹鼓手,后有行郎手执各种灯伞与乐队随行。花轿临门,女家有“哭轿”习俗,以感惜别。发轿前,男方行郎在外不时敲大锣,以催促新娘上轿。新娘上轿前要进上轿饭,叩别祖宗,辞别父母亲友,扎“兜脚绸”,以免带走娘家财运。新娘穿红罗大袖衣,戴花冠,由兄弟抱入花轿并挽轿送出大门,其母在房内吟唱“哭嫁调”。新娘上轿前要在自己闺房化妆、梳头、洗脸、开脸(即用麻线勒去脸上细汗毛)。昌化一带新娘化妆的房中放一团箕,团箕上放一斗桶,斗桶口朝下,新娘坐在团箕内的斗桶上,化妆时不能走出团箕,以防新鞋着地带走娘家财运。新娘花轿出门时,凡生肖相冲者要回避,禁忌站在花轿前。花轿途经桥,新娘须抛出一个“红蛋”。

花轿及嫁妆循原路吹吹打打至男家,男家出门恭迎,并须放铳与奏乐。夫家在大门口要放一镜一筛,为镇邪之物,怕新娘子路上沾邪气,下轿时要用镜子照,再从筛子四周转三圈,把邪气除掉,然后进门。女方嫁妆中必有子孙桶,即为红漆的两只脚盆和一只马桶,陪嫁时,女方在马桶内放子孙饭一小碗,红包一个。男方迎亲,一般由“马桶阿叔”担子孙桶,放在新房内,小叔取出桶中的子孙饭,收下小红包,还要往马桶里撒一泡尿。轿门启开时,婆婆将新娘怀中的果品接去,称为“接宝”。新娘下轿后,有一男子(须三代齐全)背着新娘从袋袋相接的麻袋上走进大门,意为代代相传。在新娘进门踏袋时,副司仪唱起结婚传代词。喜娘、陪花姑娘跟着在鞭炮鼓乐声中进入大门。旧时,新郎新娘要在“新贵人登堂”声中,向厅堂内拜“福禄寿”三星,向外拜天地,司仪读“祝词”,现已简化。进门后,堂上点起龙凤花烛,为足斤红烛一对,烛上彩绘龙凤图案。男方伴郎带新郎出堂,新郎父母坐在中堂。司仪宣布婚礼开始。新郎新娘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,送入洞房。于是,喜娘将一条红绸交给新郎新娘各一头,新郎牵引新娘。喜娘和童男童女提着子孙灯笼引路。陪花姑娘和伴郎随后,进入新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婚姻习俗趋向文明、简洁、现代,结婚多选择在五一节、国庆节、元旦、春节或星期六、星期日。80年代后,有选逢“8”的日子,也有从老皇历择吉日举行,接新娘子基本用轿车,也有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形式。

附录

结婚传袋词

一袋传一袋,新新娘子脚踏凤凰袋;新新娘子新新郎,一双金花插在百子堂。百子堂上出贵子,贵子之中出了状元郎。一代传二代,找架麒麟送子袋;张仙送子到堂上,代代儿孙尽奇才。二代传三代,魁星提笔点元来。名标金榜上,福禄一齐来。三代传四代,天官赐福把门开;门前流水长长在,祝愿君王万万载。四代传五代,五子登科一齐来;儿孙个个高官做,个个儿孙俱全才。五代传六代,六部大人送礼来;送给新娘一贵子,天上麻姑赐酒来。六代传七代,七仙女下凡来;七仙仙女送太子,太子登基国运泰。七代传八代,八仙过海显奇才;辈辈都有雄才出,金子银子滚滚来。八代传九代,九世同居满堂开;九代传十代,荣华富贵一齐来。好一对鸳鸯进绣房,房内房外都恭喜,恭喜新娘新郎福寿长。方巾挑起,公婆欢喜;方巾上床,子孙满堂。

铺新婚床

旧时要新做雕花架子床为婚床,现多代之以西式床。新婚前夜邀请本族中一对子女多、福气好、结人缘、家业旺的夫妻为新郎铺新婚床。新床先铺干洁的新早稻草,寓早得贵子:然后铺上新床席,垫上新棉花胎,罩上新床单,放上一对新枕头,以茭白秆草作枕芯,寓白头偕老。新枕头上放大红绸缎棉被毯子,寓生活红红火火,幸福美满。撑好帐子,寓长子传宗接代,创家立业。在枕头下面放一个红纸包,祝新夫妻和睦美满。夜深人静后,男方母亲会在新床的帐顶上压一个晒谷匾,垫被上放一个包袱,意为媳妇过门后扁扁服服,顺从婆婆。新婚之日新娘进门后,伴娘会先行检查,掀掉这两件物品,让新娘坐上床。

婚宴

婚日,男女双方均大办喜酒,宴请宾客。女方办午宴,称“女酒”,邀女方亲友赴宴。男方办晚宴,称“男酒”。宴席上,正堂上方两桌宾客排列有定规:女方午宴,大手一桌舅姆坐主席,随后是娘舅和父母长辈;男方晚宴,大手一桌,娘舅坐主席,随后是舅姆和父母长辈。不论男方女方,如果娘舅、舅姆多,以老大坐主席。婚宴菜肴一般以猪肉、猪内脏和水产为主。席间,新郎新娘均须向尊长、宾客一一敬酒。男女双方宾客到婚宴贺喜,均须送礼。旧时,山区女方送礼叫“送嫁”,一般不送钱,送的是鸡蛋、豆腐干、干果(山核桃、花生、红枣之类)、糕饼、手巾、袜子、鞋子之类;男方送礼,娘舅和其他至亲要送对联和轴子,写上祝贺的词句,多数送绸、布被面子。乡亲们送几元钱,礼品交给账房登记。80年代后大多只送钱不送物。男方晚宴结束后要闹新房,新房里摆上桌椅,桌上有糕饼果子,其中必须有红鸡蛋、红绿花生,以及酒盅、酒壶。晚上,新郎新娘坐在床沿,青壮年男女涌入新房,边吃边喝,说些吉利话、祝贺话和笑话,要新郎新娘吃交杯酒,男人们猜拳行令、罚酒逗乐。闹房时百无禁忌,有时略显卑俗。新郎新娘入寝后还有“听房”习俗。80年代后城区婚宴一般都在酒店举行。

回门

新婚第二天,新娘带着新郎和送亲来的“新舅舅”、陪花姑娘一起回娘家省亲,俗称“回门”。这天不能在娘家过夜,新娘和新郎在女方娘家吃完中饭稍事休息后就回家。新人结婚满一个月,娘家父母要带着馒头、粽子、鸡蛋(或毛鸡)到女儿家做满月,然后女儿随父母回娘家省亲过夜。

特殊婚俗

童养媳:又称养媳妇。男家领养穷苦人家小女孩,作为儿媳抚养成人后,择日结婚,行简单婚礼,称为“併亲”。旧时,童养媳往往男大女小,并大多受公婆、丈夫虐待,受小姑欺凌,社会家庭地位低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颁布《婚姻法》,童养媳被禁止。

冲喜:又称霍亲,即仓促完婚,俗称“冲喜”。旧时,未婚夫本人或其父母病危,男家以冲喜举行“霍亲”婚礼,借喜神驱除病魔。因情况特殊时间紧迫,一般不择日,婚仪从简,女家也可少发或不发嫁妆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被废。

典妻:无力娶妻之家,经中介或媒证,典、租家境困难者之妻,双方立契,确定典期和典价,期间典妻在典夫家居住,也有仍居原夫家,所生儿女归典夫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被废。

重婚:旧俗可一妻多妾,纳妾俗称讨小老婆;另有一男兼祧两家,各娶一妻,所生子女,各承两家宗祧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重婚受法律制裁。也有男女私通者,境东部俗称轧姘头,西部俗称“烧铜锅”,旧时有姘夫本夫同居一室者。90年代后,有包养情妇、“二奶”现象,没有经合法登记手续而男女同居者、婚外情增多。

赘婿:又称“倒插门”。有女无子人家为继香火,往往招婿上门。女婿不改姓,称“儿婿两当”,所生长子必须从女家姓。旧时赘婿地位低,往往因家中兄弟多,家境贫困而为之。80年代后,独生子女多,男到女家常见。在城镇,小夫妻则另组家庭。

丧偶再婚:旧时,已订婚女子若于婚前亡故,女方不需退还彩礼,男方亦不会索还,男方仍可娶其他女子为妻。若订婚男方于婚前亡故,未婚妻须与其“木主”成婚,仍要过门守节。若转嫁,女家须将彩礼如数退还男家,换回允帖。男子丧偶续娶称“续弦”,后妻称“填房”。女子丧偶成寡妇,若再醮,夫族母族则与其断绝关系。再醮之日,不鸣锣,不放爆竹,不坐花轿,须侧身出门,不准回头。随嫁子女被贬称“拖油瓶”。若寡妇与亡夫自立门户,且有子者,可“招夫养子”,为社会认可,但男方受歧视,被叫“填某某(亡夫名)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丧偶再婚受法律保护。

冥婚:旧时,富豪人家儿子未婚早逝,为免儿子在阴间成为孤鬼,父母就会物色一位夭折的妙龄女郎配“阴亲”。冥婚也有定亲、行聘、迎娶、圆房等过程,最后将女郎棺木移葬男方坟墓旁,焚化冥箱纸钱,即同合卺交拜花烛同房。该俗现已基本绝迹。

网络虚拟婚姻:通过现时代电脑网络联系相识恋爱后,在网络上虚拟成婚,互称夫妻,并有虚拟养儿育女。

婚姻手续

民国前无《婚姻法》,不办登记手续,只要双方讲好,点过蜡烛,拜过天地(拜堂),吃过喜酒,即成夫妻。离婚大多经村(保)长和地方绅士调解,或双方自愿脱离关系,也有少数登报结婚或离婚的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结婚离婚都须在政府部门办理手续,离婚有争议者,须经法院调解判决。

分家

境内农村儿子中有长大成亲,一般即要分家。兄弟多时,由父母立分书,请娘舅、姑夫参与。搭配均匀(旧时须留祀产),每人一份(旧时并留长孙田一份)。如有争执,拈阄为定,拈阄时,阄简置中堂,焚香占烛,礼拜后,兄弟依次拈定,并立文书存照。女儿被视作外人,没有分家权。


第二节 生育

产前

女子分娩之月,俗称“落月”“坐月子”。母家于女儿分娩前,须将婴儿所需衣帽食物送至婿家。帽子以“虎头帽”“兔儿帽”为多,意为祝祷最好生个男孩。食物以毛鸡、鸡蛋、红事、核桃、挂面、白糖等为主,以补“产姆娘”身体。

做产

妇女生育叫“做舍姆”。妇女生育的房间叫暗房。旧时妇女一般在家生产。临盆分娩时将收生婆请至家中待产。收生婆接生方式不卫生,常致产妇与婴儿发病或死亡,有“一只脚踏红脚盆,一只脚踏棺材板”之谚。现都在医院妇产科生育,确保母子安全。暗房仅为服侍产妇出入,男性不得入内。产后一月之内,母亲和婆母亦不入内,以免不吉。旧时视产房为不洁之地,产妇衣裤为不洁之物,人多避之。婴儿出生三天,谓之三朝,要请接生婆帮婴儿洗澡,用开水倒入朱漆木盘中,放入艾叶或柏树叶,待水温适宜,为婴儿全身沐浴。家人还要备以糯米汤团、馄饨、茶水,点上香烛,上供灶司菩萨,祈求孩子健康平安,俗称“三朝糯米汤团”,或称“三朝馄饨”。旧时还要办“三朝酒”,分送红鸡蛋、荔枝、桂圆、核桃、红枣等,远亲近邻都要上门吃酒、送贺礼。母家亲友看望产妇和婴儿,所带礼品多为米面、鸡蛋、红糖等,称为“望舍姆娘”。其他亲友所送食物,称为“舍姆羹”。现今看望产妇,一般送营养补品或现金。婴儿生下一周后,吃第一口母奶,叫开口奶。吃开口奶之前,要用温开水将奶头洗净、消毒。先用大黄或犀黄开口,让孩子肚里胎毒泻掉,孩子长大可少生疮毒,然后再喂第一口母奶。

取名

境内旧时婴儿在算命后才取名,据婴儿生辰四柱八字推算其金木水火土五行所缺,在名字中补上,以保其一生平安,此俗90年代后又渐浓。旧时也有认为贱名易养,取名“阿狗”“阿毛”“讨饭”等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取名有时政化倾向,常见“立国”“援朝”“建华"“跃进”“卫东”“爱武”等名。90年代后也有取洋名的。

满月

孩子生下一个月,要给孩子做“满月”。家人在糯米粉里放少量红糖做成各种动物形状,叫“犷糊",然后分给邻居小朋友,以示日后长大在一起要和和气气。满月后,孩子全身用袍裙裹着,头藏风斗帽,可抱出外兜风,让邻舍张望,邻舍见了要说吉利话。该日婴儿要剃头,理发师以白酒代水为婴儿润发,利去囟门四周胎发,俗称“瓦片头”,有的还在脑后留鸭屁股或桃形发的,以期小儿易养。有办满月酒的,邀亲朋好友聚会。满月之日由外祖父家备礼送婿家,多为帽子、抱裙、馒头、面条、爆竹之类。

挪周

小孩满一周岁时,有择吉时“挪周”习俗,也称“抓周”,测试孩子胆智力和前程。该日上午,家人点香焚烛,祀神祭祖后,于桌上置盘,如为男孩,盘中摆放文房四宝、书籍、算盘、钱等物;如为女孩,摆放针、线、尺、剪、布条、糕饼等,让婴儿任意抓拿,以婴儿先抓着的物件判断日后孩子从文还是从武。也有该日办“周酒”,邀亲友庆贺。还有做成糯米豆沙粉果分赠大家,称“挪周果”。

寄拜

逢小孩晚上吵闹,或多病等,选合生肖的人寄拜干亲以趋吉。干儿(女)称呼寄父母为亲爸亲娘,说合后准备好一桌酒菜,用蓝担挑到亲爸亲娘家,焚香点烛祭祖,说明某某某从今开始寄拜给某某某为干儿子,望上代祖宗保佑,并放爆竹。亲爸亲娘给干儿(女)一根腰带,一只碗,用红纸写上干儿(女)名字和自己子女的名字,交给干儿(女)带回家贴在堂前上方,意在告知本家祖先。日后每年春节、端午、中秋节都要到亲爸亲娘家送礼,亲爸亲娘也回礼。也有寄拜给大树、大岩石、古桥、宝塔等做干儿子的,在红纸上写明某某某寄拜给某某某为干儿子,名字相应要带木、石、乔等,贴在其上,叩拜并以香烛酒菜供奉,仪式结束烧纸钱放炮仗。之后每年正月初一要到该处祭拜。

入学

旧时小孩入私塾和学校,须在清晨,备点心二碗,点红烛一对,先拜孔夫子,再拜先生,一般还需请先生起“学名”。授学内容有《三字经》《弟子规》《四书》《五经》等。先生对学生管教甚严,常以“戒方(木板)”打违规者手心。


第三节 寿庆

中国旧俗以36岁为“本寿”。民谚云“三十要做,四十要错”,即三十岁可做寿,而四十岁不做,因“四”与“死”谐音,不吉。

境内有“男做九,女做十”之俗。父母从49岁或50岁起,均由儿孙为其做寿,包括送寿礼、拜寿、办寿宴等。寿庆只可提前,不能在生辰后举办,大多于生辰当年正月致送寿礼。须以红纸剪出“寿”字置粘于寿礼之上。寿礼大多为烛、面、糕、酒、馒头、联、轴、屏、画等,其中必备寿桃。女儿礼品中须有一双亲手做的布鞋。旧时寿礼都用竹制簟箩盛放,有桂圆、荔枝、麻酥糕、砂塘等果子包,有鸡蛋、索面等,礼品上压红纸和柏树枝,用红扁担挑去。

寿者堂中八仙桌披桌围,摆香炉烛台、四盘果子、两个桃形寿馃和酒,中堂挂画轴寿联。寿者穿吉服、坐中堂,受晚辈跪拜及亲友祝颂,长子代表小辈敬酒,大家分吃寿馃和糕饼果子,鸣放爆竹。富裕人家还请戏班演出寿戏。

寿酒由儿孙为父母操办,寿者坐主席,老伴相陪,其余按辈分落座;落座后,行郎端上长面线(索面),象征长寿,由寿者先吃,然后大家拿筷子将面条捞到自己碗里吃,捞食时不能夹断。端上猪脚爪,象征强健,也是寿者先吃,然后大家才能吃。吃完猪蹄后,大家向寿者敬甜酒。敬酒后,宾客可随意喝酒吃饭,及至散席。今寿庆礼仪已简化,无需跪拜,送礼大多为烟、酒、补品等,寿宴也多在饭店里举行。

另外父母63岁生日,女儿要买一条活鲤鱼相送,有谚“年纪六十三,鲤鱼跳过滩”。63岁是个关口,跳过此关,就能活到更大年纪。送鱼时活鲤鱼要从大门外用双手抱进厅堂,然后拿进厨房。66岁生日,其女或侄女辈须送66块拇指大小的肉,有谚“六十六,阎罗王请吃肉”,而小辈给父母吃过肉了,阎王就不来叫了,有避凶趋吉意。

也有人为亡故者做阴寿,该俗至今尚存。旧时还有男49岁起遇生日躲避深山或庙宇内,意为使阎王找不到,称“避寿”,该俗今已消亡。


第四节 丧葬

送终

老人将逝时,必聚亲友,以作决别,如长子未到,家人要设法“吊命”(如喝参汤),使亲人得以临床送终,有时将逝未逝几昼夜,子女要尽孝,轮流日夜守护。弥留之际及逝世后,一要换衣,亲人为其抹身体洗手脚,揩脸换衣服。二要烧经文,超度中阴,为死者上路做“路费”。旧时还须到土地庙点烛。临终断气后,亲人则大声呼唤,以示挽留,同时,每人手持三支点燃的清香,送其离开人世,直至气绝,此谓“送终”。断气后,要撕破一孔窗纸,称“放丧气”,并以丝绵、纱布盖其脸面,家人要按称呼呼唤“某某回来吧”,称“叫魂”。人亡故后,即行移尸。由长子、幼儿分别捧死者头、脚,将遗体移至厅堂中央门板之上,厅堂成为灵堂。死者床板前挂白色幔帐,上挂遗像或花圈悼联。死者脚跟点“长明灯”。移尸后,子女均须披麻戴孝,现今改为袖戴黑布,或衣胸着白花。随即子女至亲环坐死者灵堂守候,谓“守灵”。有的地方要给死者手里握一只用莜麦面捏的棒,称“打狗棒”,让死人到阴间后可以不受人侵。有的要在门口挂倒头纸,纸张数比死者年龄多两张,意为天地各一。

报丧

移尸厅堂安排停当后,即遣人向亲友报丧。旧俗报丧者须右手倒挟雨伞,雨伞上系白丝一条,俗称“报丧伞”。至亲友家,报丧者进屋前将伞柄朝下放于门外,不得携入人家。亲友应请报丧者吃糖氽蛋,称“报丧蛋”,蛋成单数,一般为三只。报丧者报毕出门要慌忙挟伞前行,受报者会将只瓷碗紧跟其后摔去,意为解除晦气。女儿奔丧要号啕大哭进门。儿女要为死者报知来吊唁者亲属称呼与姓名,女儿要报知一回恸哭一回。

入殓

俗称“进棺”。旧时农村长者往往早早准备棺材,存置在祠堂或闲屋里,禁忌移动,传移动棺材会使其家遭殃。死者一般停尸三日左右,择单日入殓。入殓不能超过晚上子时,否则要等到第三天才能入殓。入殓要由阴阳先生择定吉日吉时。入殓前要拜门神,意为求死者亡灵日后仍可进入家门。入院前在棺材底部放置木炭、石灰之类,以保持干燥。请人给死者整容,让死者口中含上一块银洋(后用硬币代替),手中握银角,用丝绵包住头、手和脚,穿好寿衣(上七层衣,下五层裤,也可上五层衣,下三层裤)。时辰一到,由长子捧头、次子(或女婿)捧脚,移至棺内。由仵作(亦称“材夫”)垫正头部,然后剪开脸部丝绵。谓之“开脸”,将丝棉放置于死者生前心爱之物或亲人送的随葬品中。仵作对亲人送物须一件件报名报物,覆盖尸被。盖棺前,子女、亲友依次向遗体告别,旋即盖棺销榫钉钉封棺。封棺时,由孝子跪着双手将斧子递给人主(死者是男,表叔为人主,死者是女,娘家人为人主),人主在榫钉上敲三下,表示无异议,之后才能将榫钉打牢封棺。封棺后,众人捧香行拜,存放厅堂中,摆起案桌,放置斋供,点燃香烛,择日出殡。出殡头一天夜晚,孝男孝女要随鼓乐班子到村口“送鬼”。悼唁人到礼房上礼,送钱叫“礼金”,送帐子叫“挽联”,送小馒头称“大饭盒”,送点心称“茶食八品”,送纸扎二斗称“金银二斗”,抬食罗称“堂祭壹设”。娘家人只上物品没有礼金。

开祭

有家祭和路祭。家祭祭堂设自家,在厅堂置桌,放香炉、烛台和各种祭品,其中有用米粉做成的十二生肖动物,请八位或十六位青年男子做礼生各司其事,由孝子读祭文。路祭为送葬路上,亲属或好友祭拜读祭文。女儿女婿、外甥等都要路祭。半路上摆祭品,烧香纸。

偷丧

昌化一带在出殡前夜死者入殓后,择好时辰,趁夜深人静时将灵柩抬出家门,搁在路旁长条凳上。

出殡

俗称“出丧”。旧时,丧仪甚繁。有钱人家要请僧道做佛事道场,有一天一夜,三天三夜,七天七夜的,甚至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。时间长短按丧者家庭经济条件而定,主要内容有“点灯”“拜唱”“游十殿”等,东家须殷勤招待,有谚“道士叮叮当,一夜十八餐”。贫困人家只在出殡时请僧道“起棺”。出丧多在早晨,抬灵柩者有专事仵作或农村会做泥水匠为主的人担任。拜忏等佛道活动一般人家请不起,但出殡时一定要道士到场“起棺”。以成仪式。另外要请道士到场的还有“送煞”“赶鬼”“安坟”等。起灵前,有材头祭。出殡时,长男象征性背起棺材大头,次男打幡。无亲男,由同姓近亲或其他亲近者代替。背大头者和打幡人将继承死者遗产。扛棺时,须摔碎置于材头之碗,还要罩上棺材罩,直到棺材塞进坟墓,才能收起材罩。材罩顶部面上用红色的绸缝制,上面绣有人物图像,一般是三国时期的英雄如诸葛亮、曹操、刘备等人,都是民间手工刺绣面成。四面垂下五颜六色的流苏,密密麻麻,以不能显露出棺材为准。材罩成本高,村人一般租借。50年代后用得较少。

出丧时,破锣开道,声慢而沉,称“出丧锣”,棺前有“引路幡”和“宝盖”(圆形大纸伞)。孝子要戴稻草绳围白帽的“三梁冠”。灵柩后面为送丧眷属和亲友,子孙辈穿素衣、系草绳、登麻筋草鞋,手持“哭丧棒”(青竹管尺余长,上绕白纸)。毛脚女婿和未过门媳妇奔丧,要给其披一块红布,称“披红”。昌化送丧还在灵柩上放一公鸡以驱邪。途中如遇河,境西部一带灵柩不能过桥,而要趟水;境东部一带孝子要躬身到灵柩底下,意背柩中父母过桥,以示至孝。有钱人家还在灵柩经过的村口、祠堂、河埠、桥头设供,柩至祭之,由有声望者任主祭,行一跪三叩礼,奠酒、读祭文,送丧者皆跪地或恭立。至墓地,先祀山神,旋即举行“收山”仪式。即于寿塘内置“五谷瓶”,送丧者将“三梁冠”置于棺上,亲友绕寿塘一周。由会作泥水工的仵作封墓后,把“哭丧棒”置于坟前。

出丧队伍循原路返回。长子捧神主或遗像先进厅屋,其他送葬者随后。将神主或遗像悬放厅堂,并设祭饭祭祀。送丧者须洗脸、梳头、饮糖茶。之前,丧家在村头路口焚一谷糠或稻草火堆,余烟袅袅,所有人不可践踏。送丧后的亲朋好友要吃“回丧饭”,又称“吃老米饭”。旧时以素食、豆制品为主,“老豆腐”必备。但现今回丧饭已与喜宴无异,只是丧饭有一碗老豆腐,以示与喜宴差别。吃过回丧饭,丧礼结束。

喝龙

出殡棺材进坟前,先在坟穴周围插上五彩三角旗,念安山经。阴地先生站在坟顶,儿、孙、媳站在坟前,用手撑开一条白被单,正面朝地,反面朝天,其余亲人站在坟四周。阴地先生高唱:“天灵灵地灵灵,太上老君疾疾起律令,某公(指死者)三代天子九代将,九代天子代代将。金道银地看三尺,姜太公天听九丈,扬酒瓶喝山山要摇,喝水水起潮,不要看我罗盘小,寅葬印发天地大。”白:“如要做官发财把衣角拉起来。”此时,送葬人除拉被单的外,都把衣角拉成兜状。阴地先生拎一簟箩五谷米(由大米、六谷、麦、高梁、黄粟、茶叶拌成),一边继续高唱“喝龙”歌,一边把五谷米撒向坟前的被单和送葬人的衣兜,其中被单上要撒得最多。唱:“一把白米撒到东,东海龙王行雨行梁中。一把白米撒到南,白袍小将出江南,一把白米撒到西,太阳辣辣不下西。海洋中间一块田,上下来去廿年。四两四两又四两,三两伍钱又伍钱。前面千亩田,后面果子园,父亲做天官,儿子中状元,太子太傅,礼部尚书,高官尽做,白马尽骑,万人之上,一人之下。”白:“要富要贵?”送葬人齐答:“富贵都要。”白:“为何不下跪?”送葬人全都跪下。接着阴地先生又唱:“五把白米四方送,真龙天子坐当中,代代子孙富贵命,泥土石头变黄金。”阴地先生喊到此,一篮五谷米全部撒完。接着又一声高喊:“起立!”众人纷纷起立,把接得的五谷米,全部倒进撑开着的被单里,由儿子、媳妇拿回家藏放在灵位前。“喝龙”仪式至此结束。之后,每一次“做七”,当家人就把五谷米分一次给每位家人,待七七做完,五谷米也分光了。家人们把分得的五谷米珍藏起来,意即能得到祖宗保佑。有的阴地先生说得较简单:“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屋穴在相,土气时出,朝阳风水,八三廿四相,左青龙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,拜请历代仙师,按九平仙师,奉请本山历代仙师,呼龙来户,那布衣仙师,郭璞仙师,九天玄女仙师,呼水水上堂,节穴新龙,而我浩气,东家愿富愿贵?”东家答言:“富贵双全,一代高一代,代代高升。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淡出。灵柩进墓穴后,将事先准备好的麻糍撒满一地,让送葬者哄抢,传抢得者吉利。

收山

入土当天傍晚,扎三个稻草帚,第一个稻草帚扎三个结,第二个扎五个结,第三个扎七个结,由孝子等亲人带上并带斋供、香纸到坟前送火种,将三个稻草帚烧完,众人跪拜后返回,称“收山”。

供灵座

灵座为纸糊的楼房,一般为二层二进,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,整幢楼呈回字型。有的灵座做得尤为精致,大门前两边各有一人手持幡旗看好家门,二楼走廊里还做有丫环佣人,屋顶上有一幅八仙过海场景图。众多人物均呈立体形。灵座两旁挂有挽联。灵座一般在三七日供放在堂厅的上横头。灵座的香火一刻不停,每日三餐要给灵座更换菜饭。一般供到断七,设宴请人做焚烧仪式。程序类同清明时祭祖,仪式完毕后将灵座抬至坟前焚香燃烧,口中不停地念“拿走拿走,全部拿走”,传如此死人到阴间里就不会穷困,不会露宿野地。有的将灵座一直供至第二年正月,待亲友宾客祭拜后再烧去。

做七

逝后每隔七天即行祭礼,俗称“做七”。从头七第一日起,家中设“灵堂”,以灵屋(纸扎房屋)供于堂上,内放灵牌(即木主),堂上挂有子女亲友挽联,满堂皆白。子女要向亡灵祭饭,点燃长明灯、香烛,日夜不灭。逝后七天,做“头七”,逝后十四天,做“二七”,以此类推。尤以“三七”或“五七”最为重要。临安地区以“五七”为最为重要,要进行大祭。因“五七”逝者已满一月,要延请僧道诵经念佛,并于半夜“接望乡”。旧时认为此时逝者灵魂要回家省亲,家人在灵堂前天井搭“望乡台”,使逝者能登台还乡。昌化地区以“三七”为最为重要,亲友们都要拿香烛、纸钱、爆竹再来祭奠。宾客祭奠,孝子回礼。孝子以丰厚午宴招待来客。宴毕,摆案再祭,然后将堂上挽联拿到屋外焚烧,在灵屋内用锡箔元宝叠满,抬到墓前焚烧。烧时,子女向墓四周抛洒茶叶大米,示意为死者抢地盘。做七一般到“五七”为止,也有到“七七”的,最后一次谓“断七”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提倡厚养薄葬,丧葬礼仪渐趋简化。一般是遣人报丧,鸣炮仗、敲锣鼓,以殡丧车送遗体到火葬场火化,也有举行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,亲友多送花圈挽联,仪式毕吃“豆腐饭”。80年代后期,全境实现火化,骨灰盒都送往公墓。一度革除僧道诵经拜忏,90年代后到请僧人做法事者渐多,农村老妪为死者念佛从未间断。

挑重阳担

境西部凡头年重阳后到第二年重阳前去世的人,三亲六眷故旧都要在九月初五到初八之间挑重阳担,担内有麻糍、豆腐、香、纸、爆竹,到墓前祭拜,有谚“重阳未到,饿鬼先叫”。

做忌日

每年亲人逝世之日傍晚,在家中正堂摆八仙桌,设六座,桌上方置酒、饭、馒头、肉、豆腐等斋供,焚香点烛,三次筛酒,家人三次跪拜,烧纸钱放爆竹,再拜,吹熄烛火,未燃尽的香移插大门外,撤席。

做阴寿、圆百

逢整十龄时要为先人做寿,称“做阴寿”,主要亲友参加,女儿送纸衣裤两套,纸鞋一一双,斋供比忌日丰盛。

值百龄要为先人“圆百”,在其生日或冬至进行。正堂直拼两张八仙桌,上置三进大纸灵房,内设灵牌。灵前供饭、馒头、大肉、豆腐四碗,继放其他菜肴或果品糕点,下放香炉烛台。前一傍晚,子女持领魂幡去先人坟墓前点香,持香撑魂幡返回,众家人在灵前共拜,该夜香火不断。当日,亲友乡邻各备香前来祭奠,每到一家(人),执事者放三个爆竹,焚香三根。跪拜,东家陪拜。东家备丰盛中餐招待所有来人。饭后全体参祭者共拜,烧元宝。事毕撤斋供,息香烛,以纸锭灌满灵房,抬至墓地,诵读房地契,最后一起焚烧。圆百后,子孙们不再做忌日、阴寿,唯拜坟年,清明节上坟。

浮厝

俗称“冷葬停坟”。一是人死后,算命先生认为不宜立即入土热葬者,二是远离故士时难以归葬者,均可作浮厝处理。即用砖石将棺木围砌于地上,以黑瓦盖顶,形同小屋,也有穷者仅以稻草包住棺木,称“草包棺材”,停坟暂不入土,待后卜地而葬。常有数年不葬或长久浮厝者。冷葬仪式如同一般热葬。入土时,须在清明、七月半或冬至这三天里将棺材抬入坟中,如棺木已朽,则捡残骨装入小棺中再入坟。

移坟

请风水师择日,点香烛、供祭品、烧纸钱,告知旧坟内亡灵,某年某月某日某时,因某某原因,特将尔坟由此处迁移至某某新址等话,然后由材夫等掘开旧坟。如棺木尚完好,则抬棺木至新坟,如棺木已朽,则捡出亡者残骸,按位置和残存陪葬品一起放入小棺中,移至新坟内。捡骨时须撑伞,不得让尸骨见到阳光。亡者生前长期服用补品的,棺材前后两头会有棺材蕈,为上等药材,材夫往往争抢。

来源:    作者:    编辑:程玉兰
 
 

 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职工之家18楼 电话:0571-63722160

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(杭州市临安区地方志研究室)版权所有

临安新闻网(www.lanews.com.cn)制作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