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 临安史志网—>民俗风情
 
 
 
第一章 年节习俗
发布时间:2020-05-25

第一节 节日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公历元旦、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、3·12植树节、五一国际劳动节、五四青年节、六一国际儿童节、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、八一建军节、9·10教师节、十一国庆节为全国通行节日。元旦、五一国际劳动节、十一国庆节有国定假期,临安各地均组织庆祝活动。

春节

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。一早放开门爆竹,寓驱邪和高升。随后在厅堂设桌置汤团茶叶水果、糕点等供品。家长率家人拜天地菩萨、灶司菩萨、财神等。有的村要在祠堂中举行接天地仪式,叠起两张八仙桌,搭起天地台,上点一对大蜡烛,天地网(写字的红纸)挂台前,由管年头的人守着,不让蜡烛破塘或熄灭,直到初三送天地,收掸天地台。初一家庭主妇可休息,由男人主灶烧饭。忌用刀、扫地、洗衣服,忌烘烤冷馒头、粽子、麻糍等食品。乞丐上门说好话或唱文书,一般送二条年糕或少量钱钞。

拜年是春节之要事,旧时需先入本族宗祠叩拜列祖列宗,继而在自家后堂叩拜先祖遗像。然后,晚辈按辈分排行,依次叩拜尊长,尊长回施教诲祝愿。最后,晚辈间相互贺岁。昌化一带年初一要备香烛果品到祖坟上去拜坟年。正月初一一般不出门拜年。初二开始出门拜年,延续时间很长,有“拜到大麦黄”之说,以早拜为敬。80年代后城镇流行送贺卡、电话拜年、手机短信拜年等。元旦至春节现有拥军优属,访贫问苦、慰问离退休人员、文化科技下乡等活动。有联欢会、联谊会、文艺表演及体育竞赛等。

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。前一晚,准备好糕果、香烛等,祭牲为羊头与鲤鱼(称元宝鱼),寓“吉祥”“利”“余”之意。店铺也多选此日开市,初五零时开始,打开大门窗户鸣锣击鼓焚香礼拜,恭迎财神。

元宵节

元宵节有上灯习俗,十三上灯,十八落灯。正月十五,旧时先祭神庙并在各街市悬挂花灯。相传宋初时元宵灯节为三夜,钱王纳土添为五夜。近年文化部门组织元宵灯会,春节后即张灯结彩,节日期间,有烟花、闹灯、灯迷、文艺表演等。民间有放炮仗、吃汤圆等习俗。2000年后,创新发展“临安水龙”“吴越双狮”“乐平蚕龙”“马啸滚灯”“龙腾狮跃”“五凤朝阳”“猪八戒背媳妇”等。

旧俗元宵节要做三跳戏,头一个出台跳的是手握朱笔银锭的花面魁星,讨“必定高中”的彩头。第二个跳的是个白面天官,峨冠博带,宽袍大袖,手举朝笏,展示书有“指日高升”“国泰民安”“天官赐福”等句的绣花卷轴,想当官者默念“指日高升”,老百姓念“国泰民安”,为官者念“天官赐福”。第二个跳的是金面黑蟒,手捧金元宝的财神,跳毕,把元宝丢在桌上。观众则抢着说“元宝是留给我的”,以讨彩头。昌西一带此日要携供品去拜老郎菩萨(明瞻禅师),昌北则拜老菩萨(黄檗菩萨)。头年生儿子的人家,要出钱接菩萨闹元宵,此俗现已淡出。

情人节

为公历2月14日,原为西方节日,情侣互赠贺卡、短信,境内90年代开始流行此节,主要为青年一代。此日,夫妻、情侣一般为男送女玫瑰花,女送男巧克力,用以表达爱情,并流行情侣套餐。也有此日赠送订婚戒指。商家借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。

愚人节

节期为公历4月1日,原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。境内90年代后开始流行此节,此日,男女老幼互开玩笑,愚弄对方,或以短信、电话制造谎言,以博一乐。

清明节

旧时逢清明节,宗祠均大开正门,举行祠祭。主祭人行三跪九叩大礼后,按辈分大小依次叩拜。午间由轮值户置酒席宴请族人。於潜旧有门檐插柳枝,妇幼簪柳叶、食螺蛳撒屋上谓之“赶白虎”,祛蚕祟之俗,今已淡出。

上坟和家祭沿袭至今。上坟在清明前后三日内,子孙亲人上坟祭祀死者,有除杂草覆新土,插坟标纸,备供品,燃香烛楮钱,念祝文,放爆竹献鲜花等形式。家祭则在节前三天内举行,堂前放八仙桌置三荤三素以及酒、饭、清明馃,桌上方及左右放酒杯、筷子,下方放烛、香炉,家人跪拜。香将燃尽时,主人跪拜,吹灭蜡烛,把未燃尽清香插大门外,表意送祖宗出门,然后家人开始用餐。学校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。其间,并有挑青蒿做青馃和踏青之习,有“正月灯,二月鹞,三月清明上坟看姣姣”民谚。今踏青已与春季旅游融合。

母亲节

节期为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,原为西方节日,境内9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此节。此日,儿女以短信、贺卡问候母亲,并赠送鲜花、衣服、滋补品等,感激养育之恩。

立夏

有食新茶、樱桃、青梅、竹笋、蚕豆、鸡蛋或蚕豆糯米饭和“乌米饭”之俗。东中部以竹笋取全枝煮熟,名为“健脚笋”,西部一带吃小笋豆腐羹;“乌米饭”为乌米柴叶子捣糊绞汁,和糯米煮成饭并拌糖,还可把乌米饭压实切块为乌米饭糕,美味可祛毒,传食后乌蚊子不会叮咬。今习有立夏饼上市。立夏日忌坐门槛,中午时大人小孩均要称体重,以免“疰夏”,防止消瘦。

端午节

节期为农历五月初五。堂前及大门要插“艾旗”(蕲艾)“蒲剑”(水菖蒲)以辟鬼邪,还要在墙脚四周边撒石灰,贴朱书“姜太公在此,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以雄黄染小儿之额与手,或在前额书一“王”字。要食“五黄”:黄酒、黄鱼、黄瓜、黄鳝、咸蛋黄,以克五毒。用雄黄酒炒蚕豆。小孩佩戴香袋,还要采青木香药收藏,以备不时之需。裹粽子习俗遍及城乡,花样风味不一。定亲或成婚的女婿要给丈人“送端午”。女儿出嫁第二年,端午节前岳母携粽、扇、手帕到女婿家,称“望端午”。旧时道士要到各乡村分钟馗像和道士符,各家回送一升米。於潜、昌化端午节还有“男女采百草相斗为戏,亲邻煮粽子并鸭蛋相馈遗,又妇人鬓插榴花,俗传可避赤眼”之风俗。此俗一直沿袭至今。

境内畲族习俗有不同:1.以三根艾蒿三支菖蒲三个蒜头扎为一束。在大门、窗户、房门两侧各挂一束,大门门楣上一束。以艾蒿作钢鞭,以菖蒲作宝剑,以蒜头作铜锤,把守门户,保宅平安。2.以风车草水煮成红鸡蛋,午饭后,由长辈发给晚辈。畲族有诊“五月节吃红卵,四季百病勿缠身”。3.妇女把艾蒿切一段插在发间,妇女儿童将红、黄、绿、黑、白纱线松松地系在手腕、脚腕、脖子之上,称长命索,能防癌避邪。系线时不能开口讲话,五色线亦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,在节后第一次洗澡或遇发大水时,取下让洪水冲走,意把瘟疫、疾病带走。4.午后空闲时,村人会聚一起唱山歌。此俗现已有简化。

父亲节

节期为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,原为西方节日,境内新世纪初开始流行此节,一般为子女向父亲赠送礼物、并举行家族聚餐等活动。

馒头节

源于北宋末年,流行于湍口、洪岭一带。为小麦登场后感谢神灵品尝丰收成果之俗。山民将新麦制成馒头用大篮盛好,敲锣打鼓,抬到田头、地边、山脚、溪旁,祭祀山神、土地、河神、田公、田母等,感谢神灵给百姓带来恩惠,并供上馒头。每年农历六月,各村时间略有不同,二联、童家、赤坑三村为六月初一,何家、西川二村为六月初六,柴家村为六月十五。家家户户都做馒头,有的还要祭拜天地山神和祖宗。其间邀请亲朋好友上门吃馒头,还要送给每个客人12个馒头,表示一年12个月平安吉祥。家里客人越多主人越荣耀,当地人称“过小年”,并有文艺表演和商贸交易活动。此俗近年更趋浓烈。

天贶节

节期为农历六月初六,俗称天赐日,有晒冬衣晒书晒物之习,乡村农家晒酱,驱家畜入河,除垢灭蚤,俗语有“六月初六,猫狗洗浴”“六月六,皇帝晒龙袍”。此日儿童玩水父母不禁。

七夕

节期为农历七月初七。有七夕乞巧之俗。旧日燃香点烛,以瓜果面点巧食祭祀织女星,向织女乞巧。妇女于六日晚在庭院供一碗水,七日中午将小针轻掷水面,以阳光折射针影之象,占卜子女未来,针影如书状表男孩会读书有出息,针影如尺状表女孩心灵手巧善女红。妇女采摘芭头桕叶捣汁洗头。今常有歌会、舞会、相亲会等,称为“中国情人节”。

中元节

节期为农历七月十五。都在家中祭礼祖先,晚备三荤三素以及老酒、米饭。点烛焚香,跪拜祖宗,烧纸钱,放鞭炮。八仙桌板缝要直放,不用烧酒,女子经期忌拜。加前三日后三日共七天内晚不抱小孩去屋外,节日当日小孩整天不能出门。寺庙作盂兰盆会,施斋供僧,并举行诵经法会,作水陆道场、放焰口,超度鬼魂。各地群众还于该日发起修桥铺路等公益活动。

境内沿河有水赈习俗,即放水灯,又叫“放顺风”,船民在村口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,请道士做法事。天晚时每家船娘点亮搁在三角或方形木板上的荷花灯,木板上并搁食物,任其在溪河漂流,意为屈死水中的冤魂引路。昌化河桥一带近年恢复“放水灯”。又有陆赈,将食品放置于村头路口,沿路点烛,焚烧纸钱,给孤坟点灯,接济施舍没有子孙超度祭奠的孤魂野鬼。有在祠堂、庙宇或野外搭草台演《目莲救母》《女吊》《跳无常》等。板桥乡村有开明绅士和群众捐田地资产建成的“孤坟会”,请道士拜祭,并烧香念经回向给野鬼,同时还举行“抢佛手”活动,“佛手”为形如手之馒头,稍大,供奉于神桌,法事完成,“佛手”由众人抢夺食用,有人抢得手指,有人抢得手臂,据传抢到者吃后可以避邪消灾。

中秋节

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。旧时夜置月饼、水果、藕菱等于庭院,焚香点烛,女拜月亮婆婆。然后合家围坐赏月,供品置桌于月光下,为“取月华”。今习为家庭团聚赏月,分享月饼等,亲友间也互赠月饼。政府和单位常举办联谊活动。

重阳节

节期为农历九月初九,国定为老人节,有打麻糍、食重阳糕、登高、赏菊三俗。以老菱请灶师爷,送老菱给老人,寓祝长寿。其间单位常慰问老人,组织旅游,举行老人登高活动。有“重阳日,打灶勿拣日”俗谚,打灶前(一般未天亮前)先请灶师菩萨,焚香跪拜,烧纸钱,请出灶师爷画像另行供奉后拆除旧灶重砌。

冬至

境内有“冬至大如年”之谚。兴该日做寿坑,修坟,拾尸骨移坟、出冷丧(浮厝入土)。前三天后三天期间上坟“送寒衣”,为祖坟培土,有“冬至培层土,胜似盖张被”之说。晚在家中祭祖,后团聚宴饮,略简于吃年夜饭,亲朋间不相邀。忌说不吉语,忌吵骂滋事等,妇女不宿娘家。家家户户做冬至馃(糯米团),吃赤豆粥,汤圆、馄饨,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之说。

圣诞节

节期为公历12月25日,原是基督徒庆祝耶酥基督诞辰的庆祝日。80年代后传入境内,逐年为市民重视,互赠圣诞礼物、圣诞卡、短信等。商家多以圣诞树、圣诞老人促销,并推出圣诞晚会、圣诞套餐等消费项目。各地教会则举行宗教庆祝仪式。

腊八节

节期为农历十二月初八,传为释迦牟尼成佛之日。域内寺僧多建法会,煮腊八粥施舍结缘。民间也流行以文火炖米、豆、栗、莲、枣、糖、白果、花生、杏仁等,传喝后能祛病延年。农历十二月逢八日(初八,十八,廿八)均可掸尘。

谢灶、接灶

灶君又名九天司命真君。农历十二月廿三晚为灶君上天庭奏事之期,家家户户在灶龛换上新的灶公菩萨画像,菩萨旁贴“上天重重奏好事,下地日日保平安”。念灶司经:“念念灶司经,灶司菩萨生龙庭,一年四季保太平,好人好语带上天,恶人恶语丢两边,平地开花朵朵开,全家老小靠青天。”以酒食祀之,其中有麦芽糖,意为使灶君食甜食说好话,或说以糖粘住嘴无法说出该家劣迹。传灶君全年茹素,仅该日可开荤,故每家必饷以一鸡,此为“谢灶(送灶)”。旧时次日解雇长工,牧童让其回家。十二月三十,各家又在灶台摆上供品,再念灶司经,迎接灶君,祈求带来平安和财富,此为“接灶”。此俗在山区农村沿袭至今。

除夕

又称大年夜,域内岁时以除夕礼仪最多。年前,采办年货,打扫房舍,杀年猪,包馒头,炸豆腐。至年三十中午,家家户户打糍粑,打好后先要取一盘,待封岁时请神之用。张贴春联、门神,悬挂红灯,各家悬挂先人像于中堂,以申瞻慕,昌北一带要带供品、香烛、爆竹到祖坟祭拜。下午全村到祠堂祭拜,请两位辈分大、有福气、子孙多的人来开祠堂大门。先放三个两响大爆竹,紧接着,两位长者打开大门同时放炮、烟火。堂内由管年头者事先摆放供品,众人对祖先牌位祭拜,随后关闭堂总门,由侧门进出,各自回家。各地也有在家中祭祀,下午三时许开始做年,用供品敬神,依次为社殿、五圣、牛栏猪栏、当门、香火、灶公菩萨等。做年结束,祭祀祖先。祭祀毕,吃年夜饭,合家团聚欢宴。一般不外客。游子羁旅他乡,均于该日前回家。如有未归,桌上仍摆其所用碗筷,以示团圆和思念。菜肴一般不少于十碗,取“十全福寿”之意,菜肴必有鱼,寓“年年有余”,山区无鱼则以木雕之鱼代替。年夜饭后,长辈给晚辈红包,俗称“压岁钱”。不能马上拆封,须放枕下过夜,大年初一才开拆。忌说不吉利话,旧习用草纸擦嘴,并贴“童言鸟语百无禁忌”纸条。深夜,在堂前八仙桌上摆好四个果子盘:苹果,水果糖,糕点,桂圆,手拿香火在门外叩拜,将财神接进门,燃放爆竹关闭大门俗称关门炮仗,寓“蒙声大发财”,谓封岁。亦有通宵不眠守岁,俗称坐长命夜,山区有的守岁时“烧年猪”(烧一个大柴蔀头)。90年代后,城区兴起在酒店吃年夜饭。饭后,或燃放烟花爆竹或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,或上网与亲朋聊天,或有到咖啡店茶楼打牌消遣等等。半夜零点,城乡处处烟花满天,爆竹震耳,欢庆甚至通宵达旦。


第二节 庙会

太阳庙会

农历十月廿四至廿六举行,为太阳镇一带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,祭祀神为东平王和东平娘娘。据传,唐代将领张巡在“安史之乱”时英勇善战,战功赫赫,在长沙阵亡,被封为“东平王”。南宋末年太阳在村东建东平王庙,清代翻建。庙由南北相对二座庙殿组成,坐北朝南为“圣像殿”,殿内供有东平王和东平娘娘塑像。坐南朝北为庆功殿。两殿中间有广场。庆功殿北筑有高台,可演戏。清时界头村一位姑娘在烧香,见塑像英俊非凡,顿生爱意,礼毕出庙门,被屋顶落瓦砸中身亡。乡人怜其爱慕英雄,将她塑成像,侍立在张巡像旁,视为东平娘娘。十月廿四为其出嫁日,十月廿五为回门日,十月廿六为走亲日。当地百姓抬着东平王夫妇塑像吹吹打打,热闹非常。廿四日上午先在庙前开光,然后分别到太阳村、界头村、八亩村巡游。附近村民赶来观看,沿途有人送茶水点心等。庙会踩街队伍有大旗队(擎举108面将帅旗),旗上绣龙凤、牛、蜈蚣、十二生肖等图案,队旗后面是72名持械手执锡制兵器,随后是20名男10名女组成的躲祸队。这些人员均头扎黑纱巾,男左边脸上、女右边脸上贴神仙符,意为跟着东平王和东平娘娘能避灾祸保平安。参加庙会的民间表演队伍有马灯、花灯、狮子灯、花棍、踩高跷以及民乐队、腰鼓队、秧歌队等。多年沿袭演化,逐步形成一年一度的庙会,参加者数万之众。其间有演戏耍猴,有南北杂货、各色小吃等,以后逐步形成带有土特产商品交流集会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时中断,1986年重新恢复,至2005年已举办19届。近年规模扩大,参加人数增多,已成为以商品物资交流和文化活动为重心的经济文化活动。庙会日期也从3天延长至5天。

大峡谷镇桃花溪东平殿庙会

农历七月廿四在大峡谷镇桃花溪东平殿举行祭祀东平王活动,长时七天七夜,短时三天三夜,仪式有菩萨开光、演戏、做道场,祈求东平王保护地方太平。百姓平安、庄稼收成好。由一农户养一头龙猪,众人在后敲锣打鼓,边唱边跳,然后宰杀。请来戏班子及本地道士几天几夜连续演戏,做道场,附近村庄甚至几十里外村民都争相赶来,参加祭祀者和观众均提供饭食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俗淡出。

於潜城隍庙会

农历十月初三至初七举行,为於潜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。祭祀神为於潜城隍菩萨,十月初三为其生日和出巡之日。旧时前后演戏四五天,四乡均组队献其所能,有乐队、高跷、落地八仙、舞钢叉、流星等。由八乘大轿抬着城隍菩萨,开锣喝道,巡行大街,出南门至下浮溪,折杏花村、金家村至甲子山,经后渚桥入北门还城隍庙,行程十五里,尽一日之兴。杭州商贩亦携布匹、新衣、皮货等前来摆摊赶集。於潜各乡于庙会前后亦多有戏班轮演。

於潜城隍庙二进二廊、所供塑像各六,合为十二座,即为於潜全县十二乡之神主。於潜城隍菩萨之妻供在后殿,端庄貌美,民间传为昌化县城隍菩萨赌输给於潜城隍菩萨的。头进左右门侧塑白红二马,作高跃急驰状,各为马夫紧勒,姿态逼真,塑工精细,甚为壮美,民国15年(1926)冬为激进青年捣毁。

於潜包公庙会

於潜纱帽山有包公殿,有泥塑坐殿包公和樟木雕出殿包公二像。并建有戏台和两旁可坐几百人的看台。每年七月初一,四乡八里村民会聚殿外。吉时到,两名轿手将出殿包公像从后移至前殿,给包公穿官袍戴乌纱,端坐殿中,点香烛供三牲,随后众人进殿朝拜,爆竹锣鼓齐鸣。斋头诸人抬包公上轿,起轿时对天鸣炮。大开锣鸣锣开道,随后是“回避”和“肃静”牌、龙虎旗、大刀长矛,扮成张龙,赵虎、王朝、马汉的肩扛龙头铡、虎头铡、狗头铡和平头铡护在包公轿左右。轿后是乐队。队伍先向北到牛上头村,守候在村口的村民立即供三牲,点香烛迎拜。然后从田埂小路到上骆,最远时抬到绍鲁、交口等地。然后回到庙中。后几天请戏班唱大戏,有专人负责到各村凑米、凑菜给戏班。该俗延续至50年代初。

河桥庙会

农历十月初十至十二举行祭祀活动。祭祀神姓柯名宁,俗称柯相公,是唐末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属下,躬临治水,造福百姓,称道一方,被钱王封为灵应侯。柯宁相公在河桥大柳滩治水,当地百姓感恩,为其在大柳滩建造相公庙,并在河桥下街建造行宫。农历十月初十,河桥百姓要到大柳滩相公庙,将柯相公塑像抬至下街行宫摆放数天,到十月十二柯相公生日,庙会执事为柯相公像洗脸更衣,戴上官帽,穿上官袍,准备好全猪、全羊及供品香烛祭祀,后由四名轿夫抬像游街,前有开锣、宫车,后有銮驾护卫,一路鸣放爆竹,沿街百姓户户开门恭迎,焚香叩拜。相公行宫前面为戏台,中有道坦,可容数千人。从初十起上演京剧、睦剧、越剧等,三天三夜锣鼓不息灯火不灭。庙会期间有万人涌集,来自上八府、下三府、安徽等地的戏班商贩参演展卖。1969年“7·5”洪水时,柯相公庙被冲毁,行宫亦在同年被拆毁。80年代后期恢复河桥庙会,但已变成单纯的商品交易会。

锦城寺坞庙会

农历二月十九举行。寺坞旧有法会寺,建于梁乾化五年(915)。庙会由九庄轮流操办。该日,九庄香客数百人前来赶庙会,先由十余位耆宿乡绅开读祭文,然后举行祭祀活动。中午在寺内吃斋饭。寺毁于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庙会随之终止。

河桥泥骆庙会

农历六月初一始举行。该日,村里族长带人到鱼潭,抬柯老相公像至泥骆村,供奉在徐家厅堂,家家户户备供品、香烛、银锭、锡箔祭拜。六月初三,先请道士做道场,然后抬老相公游塘畈安苗。前有开锣、宫车、后有龙凤、蜈蚣旗幡以及銮鸣、锣鼓,村民随后,绕田畈一圈,将老相公抬回徐家厅堂摆三个月,至十月初再将老相公抬回到鱼潭相公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办。

高虹重阳庙会

旧为高乐、虹桥最盛行的庙会。庙会旧有田产四十多亩,每年重阳节以钱王庙为基点做戏三天三夜,并办斋饭。至重阳,由八抬大轿抬钱王塑像。鸣锣开道,直至临安锦城,沿途百姓须向钱王跪拜。该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淡出。

三口南屏庙会

南屏庙位于三口村二龙山麓,供奉神像为谥封吉庆明王的钱镠第三子,乡人感其恩德,为其建庙和塑像。庙前建有古戏台一座。旧时每年农历九月廿三举行祭祀活动,村民自筹资金,邀请剧团演戏三天三夜。其时桐庐、富阳、余杭及县内板桥、青山、锦城、玲珑等乡镇村民前来进香祭拜,盛况空前。

东天目梅家土地庙会

东天目梅家村北口有土地庙,又称罗大明皇庙,所供土地头戴宰相帽,身穿黄龙袍。传庙会兴起于明朝,每年七月半历时三天。七月十三组织仪仗队抬土地菩萨出会。出会队伍由锣鼓队和4支土枪带头,4名轿夫抬土地神,4人扮为佣官,手持木棍,头戴圆锥形高帽,2人背玉斧红缨枪、2人持龙棍,以及12面蜈蚣旗12面彩旗24人。从梅家村出发后,走南庄、光辉到碧淙、由口、射干,绕到龙溪、横溪,再回到梅家。村民沿路跪拜,焚香叩头。十四日念佛做功德,十五日放焰口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停止,庙亦被毁。

板桥如龙倡亿庙会

如龙寺建于西晋永嘉二年(308),历代香火旺盛。民国5年(1916)僧倡亿在如龙寺圆寂,身子盘坐于神龛成为肉身菩萨。传四月十四为倡亿生日,寺院每年此期要做道场,或七天七夜,或五天五夜。邀请附近寺院僧人及香客前来。先由住持介绍寺院和倡亿菩萨,并宣布祭祀开始,接着僧人及香客诵经拜佛、焚烧纸衣裤等,结束前要放焰口,超度冤魂。其间,庙里有戏班演戏,有各种商业活动,逐步形成传统庙会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倡亿肉身被焚毁,庙会停办。

青山洪庙会

洪庙实为土地庙,内祀石大明王,传已有800年历史,明嘉靖、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,有重修碑记。旧时每年举行庙会,行会时鼓乐喧天,彩旗招展,火铳、鞭炮齐鸣。沿途百姓争睹盛况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宇被拆除,庙会停办。

青山主天庙会

主天庙位于青山古街东丁山脚下会锦潭边,建于民国初,内供朱大天君,即崇祯皇帝,神像全身木雕,披发跣足,怒目凶颜,右手执一木棍,左手握一钢环,意为恨死天下奸臣。农历四月廿四为朱大天君生日(崇祯帝殉难日),旧时每年四月廿三夜里,殿内灯烛通明,邀集贤乡坛道士诵经礼忏,吹打乐器、法器,乡民焚香礼拜,火铳声、鞭炮声整夜不绝。廿四祭祀日殿前则有说唱卖艺小商小贩,中午免费供应斋饭。原有大殿四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除,庙会停办。

青山关帝庙会

关帝庙位于青山古街东,共六间房,内供关圣帝君,始建年无考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生日举行庙会。期间巨烛高烧,火铳声、鞭炮声不绝于耳,和尚道士诵经念佛,法器齐鸣。青锋台(戏台)日夜演戏。四乡八村男女老少都赶来,杂耍卖艺小摊小卖云集,场面宏大。遇下雨,众人不散,谓关帝的磨刀水能淋掉邪气。50年代停止。

青山公山庙会

公山庙位于公山西脚,始建年无考,宋时曾修复。供奉的公山菩萨为钱武肃王第三子。每年农历十月初三抬公山菩萨出位,祈求诸事平安,风调雨顺。四邻乡民在庙前搭戏台,邀请戏班演戏三天三夜,朱村猿车和流星,青山狮子、研里龙灯等民间艺术队伍参演。香客近万人,庙内供斋饭。庙会1953年停办,1957年庙被拆除,1992年由朱村村民募捐重建庙宇三间。

太湖源包公庙会

太湖源镇很多村均建有包公庙。射干村包公庙约建于清中期,三间二廂,中有木雕包公坐像,帽子有如旧戏中的帝王帽,脸古铜色。左右二判官分执笔和簿,站在石墩上,高约2.5米。庙前有一广场,能容近千人,中间有溪流,两旁以石板铺设。南边为戏台,约100平方米。庙里平日香火旺盛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庙会,四方乡邻会聚,九时许开始祭祀包公,摆上各式祭品,焚烧元宝纸钱。中午供吃斋饭,下午请戏班子演戏。50年代停办。

横畈雷公殿庙会

约在明末形成。殿内供奉雷公菩萨和其他神像。每年农历六月廿四举行庙会,焚香点烛,请僧人念经,墙上增挂十殿阎王像,殿外有商贸和文艺活动,中午供吃斋饭。50年代停办。

祭孔圣人

临安、於潜、昌化三地在清、民国时期均设有孔庙,为祭祀孔子场所,礼仪隆重。一般在每年仲春或仲秋举行。宣统《临安县志·礼仪志》详载祭祀过程。祭孔祝文为:“维某年某月某日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。曰:惟师德隆千圣,道冠百王,揭日月以常行,自生民所未有,属文教昌明之会,正礼和乐节之时,辟雍钟鼓,咸恪荐于馨香,泮水胶庠,益致严于笾豆,兹当仲春(仲秋),祗率彝章,肃展微忱,聿将祀典。以复圣颜子,宗圣曾子,述圣子思子,亚圣孟子配。尚飨。”祭祀礼仪繁杂隆重,严格有序。抗日战争爆发后祭祀仪式停止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锦城孔圣殿改为临安城关完小,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被拆毁。

祭先农坛

临安旧有祭先农坛习俗,每年农历三月十二(亥日),由主祭官升坛上香三跪九叩读祝文,以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。宣统《临安县志·礼仪志》载:“先农坛礼注,岁以三月亥日致祭。主祭陪各官行礼均如社稷,礼毕,午刻更蟒袍。诣籍田处,赞:起鼓。农夫牵牛,官扶犁,九推。毕,设香案望阙谢恩。三跪九叩,礼毕。”此俗民国后停止。

祭祀钱王

宣统《临安县志》载:“钱武肃王庙,岁以二月十六,八月廿四致祭,行二跪六叩礼,余仪同庙祭。”祭仪因战乱变异一度中断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临安县令陈为鉴、邑绅俞廷献合捐墓祭洋壹佰元,存店生息,以供祭品。后经俞绅芳禀县立案,每岁守土官春秋致祭,恢复祭祀钱王活动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祭祀活动停止。1997年11月,市政府举办’97中国旅游年钱王故里文化旅游节。11月2日下午,有关领导、钱王后裔、各界人士2000余人在钱王陵园举行恭祭钱武肃王典礼。祭祀活动程序:主持人宣布市各界恭祭钱王典礼开始;请主祭人拜厅;请陪祭人就位;请主祭人盥手(礼生端铜盆盛水备毛巾上);请陪祭人盥手(礼生转端给每位陪祭盥手);鸣炮14响(放爆竹人员点燃施放,稍有间隔);击鼓14响(击鼓人登上鼓台,击鼓14响,稍有间隔);撞钟14响(撞钟人登上钟台,撞钟14响,稍有间隔);奏乐(浙江歌舞团民乐队奏《将军令》,约5分钟);献酒(紧接奏乐后,8名抬酒人员在乐曲声中将大酒坛从门阙抬上主祭台,其中3名礼生捧酒碗一只趋前,1名礼生打开酒坛,舀酒于碗);请主祭人敬酒,一敬酒(主祭从礼生手中接过酒碗,双手举过头顶,置于祭桌上),再敬酒(过程同前),三敬酒(过程同前),乐止,向钱王行礼:一鞠躬,二鞠躬,三鞠躬,请主祭人恭读祭文(礼仪小姐捧祭文上交给主祭,同时播放音乐伴奏);献舞(祭舞演员从前两侧登台,音乐起,起舞);礼成(锣鼓队齐奏)。司仪宣布:请全体参祭人员进钱王陵前谒陵(由导引、召集人、领队带领依序分两路从两侧进钱王陵墓地)。谒陵仪式程序:谒陵仪式开始;请各界代表敬献花篮(按中央、省、杭州市、临安市、钱王后裔顺序,两位代表随两位礼仪小姐献花篮,献毕归队);向钱王陵行礼:一鞠躬,二鞠躬,三鞠躬,谒陵仪式结束。与祭钱王有关的活动有国际钱镠研究学术研讨会、文物书画展、旅游产品展示与交易会、综合文艺晚会、群众性文体活动等。

来源:    作者:    编辑:程玉兰
 
 

 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职工之家18楼 电话:0571-63722160

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(杭州市临安区地方志研究室)版权所有

临安新闻网(www.lanews.com.cn)制作维护